山海关长城博物馆
  首页 > 文博探索 > 文章阅读  
 
 
 
  探索杂文
 
山海关出土的几门红夷炮
 
作者:赵宏利  来源:山海关长城博物馆
 

摘要:山海关为古代军事要塞,境内出土众多明清时期火器,为研究古代火器发展提供重要实物依据。本文仅对山海关出土的几门红夷炮做较为详细的介绍。

关键词河北山海关;出土明、清;红夷炮

 

山海关是华北与东北交界处的咽喉要隘,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其形势甚为险要,南临渤海,北依燕山,山海距离仅8公里为平原地带,明代大将军徐达所修明长城起苍海、经平原、越群山纵贯南北,素有“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之称。

山海关系战略要地,明代及清朝后期都十分重视此处防御,设重兵驻守,装备大量火炮布防。康熙八年《山海关志》卷三器械篇载:“明嘉靖十三年以后,器械共增至八十万四千九百一十件。铜铁大将军共计三十六位,又罗城铁大将军三位、炮四位、佛郎机八架,大小火器俱全。[1]光绪四年《临榆县志》卷十三武备编营制载:“山海路都司,驻县城。……火器百九十七件,大小生熟铁炮千一百三十位”。[2]由上述记载可见山海关明清时期火炮配备之众多。

 现山海关长城博物馆、老龙头和古城景区、文物保管所等国有文物收藏单位,仅收藏山海关境内出土的明清时期将军炮、红夷炮等各类火炮就达60余门。在此主要介绍一下山海关出土的几门红夷炮。

一、明代红夷炮

16世纪明朝最早从荷兰人处了解种火炮,因称荷兰人为“红毛夷”或“红毛蕃”,故称红夷炮是明末对欧洲前膛长管加农炮的通称明天启年间,徐光启、李之藻等官员先后从葡萄牙人手中购买其获得的这类英国舰炮30门,运往山海关11门,后转至宁远,在袁崇焕抗宁远大捷中发挥重要作用。至明崇祯年间,明政府及地方官员按其形制进行大量仿制,是明末火器制造家积极引进欧洲先进技术的重要成果。

红夷炮与当时明朝使用的各种将军炮、佛郎机等火炮相比较,设计较为先进,炮口径与炮身和炮耳长度、炮膛壁厚度等形成科学比例关系。炮膛加长,使火药效能得到最大程度发挥;炮口以下炮膛壁逐渐加厚,符合火药在炮膛内爆炸时产生的压力变化,防止炸膛;通过双耳支撑,并使用炮车承载可灵活调整炮口方向,再用铳尺测量仰俯角度,结合对火药填充量的控制,来准确确定着弹点,从而大大提高火炮的射程和命中率。

明末孙元化所著的《西神机》和焦勖著的《火攻挈要》等书,对红夷炮制造详细阐述,按用途将分为战铳(野战炮)、攻铳(攻城炮)和守铳(守城炮)。山海关出土的明代红夷炮应为守城用炮。


1、明“崇祯十六年神威大将军”铁炮

此炮山海关出土,现收藏于山海关长城博物馆。铁炮前细后粗,通长270厘米,重2500千克,炮体有范缝痕迹。炮口内径10厘米,外径31厘米。炮口平,口壁加厚,向后至颈部略细,其间由右向左铸凸起4列汉字铭文:“大明崇祯十六年/仲春吉旦铸造/神威大将军一位/重五千斤”等24字。而后炮身逐渐加粗,炮尾箍直径44厘米。近中部横出圆柱形双耳,各长15厘米,直径11厘米,距炮口136厘米。前膛至药室铸凸起圆箍5道。前膛外隐约有铭文痕迹,已锈蚀不可辨。尾箍前有直径1厘米引线孔,距炮口227厘米,孔边残存铜帽。尾部自尾箍向后层层收敛如覆笠状,后有尾珠长15厘米,直径12.8厘米。(图一)

2、神威大将军铁炮

此炮山海关出土,于天下第一关箭楼南侧城台展示,形制与上同。通长300厘米,炮口内径10厘米,外径31厘米,重2500千克。炮口平,口壁加厚,向后至颈部略细,其间由右向左铸4列凸起汉字楷书铭文,可辨:“明……威大将军一位重五千斤”等字。而后炮身由细渐粗,尾箍直径45厘米。近中部横出圆柱形双耳,炮耳各长14厘米,直径11厘米,距炮口138厘米。前膛至药室铸凸起圆箍共5道。尾箍前有直径1厘米引线孔,距炮口227厘米。炮体耳前上部隐约可见铭文4列,仅:“……司副使冯……都督府左都督高……”等字可辨。尾部自尾箍向后层层收敛如覆笠状,后有尾珠,长12 厘米,直径13.4厘米。(图二)

3、明“崇祯十六年”大铁炮

此炮2004年8月山海关莲花湖公园施工时出土,现收藏于山海关长城博物馆。通长280厘米,炮口内径10.5厘米,外径33.7厘米,重约2000千克。此炮与标准红夷炮形制有所不同,炮口凸起呈半圆唇状,炮口至双耳前长140厘米,加厚铸造,并铸宽窄不同凸起宽箍4道,最大直径处43.5厘米。其后双耳处炮体变细,直径28厘米。双耳各长11厘米,直径9厘米。其后炮体至炮尾由细渐粗,其间铸凸起圆箍1道,箍后由右向左铸凸起11列汉字铭文:“钦差巡抚山海永平等处□方/军务都察院右副都/御使李/□差整饬山海关内/监军兵备道冯/崇祯十六年十二月□造/钦差镇守山海永平等处地方/军务挂印总兵官经关/门后军都督府同知卢/钦差镇守山海路副总兵/左军都督□”等共计92字,记录了督造官员和铸造年代等信息。尾箍直径37.5厘米,尾箍前有直径6厘米引线孔,距炮口230厘米。引线孔上应另有部件,已缺失。尾部自尾箍向后层层收敛如覆笠状,后有尾珠长12厘米,直径15厘米。(图三)

4、明代铁炮

此炮于2007年山海关长城修复施工中于关城西水门出土,收藏于山海关长城博物馆。铁炮前细后粗,通长196厘米,炮口内径8厘米,外径15.5厘米,尾箍直径达29.5厘米,重560千克。炮口平,口壁加厚。近中部横出圆柱形双耳,各长7厘米,直径7厘米,距炮口100厘米。前膛至药室铸凸起圆箍4道。尾箍前有直径2厘米引线孔,距炮口166厘米。尾部自尾箍向后层层收敛如覆笠状,后有尾珠长12厘米,直径9.5厘米。炮体无铭文。(图四)

5、明“密镇捐造天字一号西洋大炮”

此炮2020年6月于山海关东罗城东南角台外护城河处出土现收藏于山海关长城博物馆。铁炮前细后粗,通长240厘米,重约1500千克,炮体有范缝痕迹。炮口内径10厘米,外径25厘米,炮口外壁环饰凸起回形纹饰,上有高1.4厘米方锥形准星。其后铸凸起炮箍一道。近中部横出圆柱形双耳,各长13厘米,直径7厘米,距炮口110厘米,两耳间炮体上下铸凸起炮箍3道。尾箍前有凸起的长方形火门,上有直径0.8厘米双引线孔,距炮口185厘米。炮体最后铸凸起炮箍2道,最大直径39厘米。其后炮尾向后层层收敛呈覆笠状,有不规则尾珠,长9厘米,直径16.5厘米。(图五)

此炮由炮口至炮耳后分4个区域,铸凸起竖向汉字铭文共221字,因锈蚀较重,其中204字可辨,按官职大小记录参与督造铁炮官员共24人。区域一:密镇捐造天字一号西洋大炮总监中西二协御马监太监邓希诏总督蓟辽等处兵部右侍郎吴阿衡分监中西二协御马监太监  /□□□□□ 吉旦区域二:户部管饷郎中王徴俊密云兵道付使刘  镇守西协搃兵吴国俊密云管粮通判朱朝勧密云县知县王应元总监中军游击章斐然总督中军参将鲁宗文/□□□□参将□□□/□□□参将纪国柱区域三:奇兵营参将施承元团练左尤吉□完壁团练右尤吉田  左翼营尤吉王国玺右翼营尤吉屈大利前锋营都司杨  后劲营都司王存智忠义营都司杜桂林石匣营都司周□□区域四:督造都司守备    魏□□

此炮铭文“密镇捐造”,应是密镇官员私人出资造。由官员私人捐资造炮,一方面说明崇祯朝廷财政枯竭,所铸火炮不敷使用;另一方面也说明当时军情紧急,前线将领就地捐资造炮,以为抗清之用。[3]经考证,已知现存崇祯十年“密镇捐造西洋大炮”共5门,根据铭文分析当时制造此形制红夷炮至少在52门以上。

二、清代红衣炮

后金天聪五年(1631年),后金开始仿制红夷炮用来与明朝争战,避讳“夷”字,改称“红衣炮”。清军入关后由于战争需要,继续制造大小各异的红衣炮装备清军使用。康熙年间为平复三藩之乱,掀起清初造炮高潮。至雍正年(1723-1735年)起,清朝火器制造事业开始滑坡,直到鸦片战争(1840年)以前,中国的火器制造技术水平已经落后于欧洲200多年,致使国家处于完全被动挨打的状态。[4]


1、清残损大铁炮

这门铁炮2004年3月于山海关南涂庄村长城西侧出土,出土地东侧为清末依明长城而建的山海关第五炮台,名为“应远”。推断此炮系应远炮台装备的火炮,它是迄今山海关地区发现的最大古炮。

此炮通长369厘米,前膛外层残损,炮口内径11.5厘米,外径24.8厘米,重5000千克,有范缝痕迹。炮体前细后粗,近中部双耳仅存左耳,直径11.5厘米,长15厘米,距炮口185厘米。耳后炮体铸凸起铁箍2道,尾箍前有直径1厘米引线孔,距炮口330厘米,尾箍直径50厘米。炮尾自尾箍后层层收敛呈覆笠状,尾珠缺失。炮身无铭文。从残损处可见此炮分内、外两层铸造,内层为低炭熟铁耐膨胀,外层为生铁铸造硬度强,从而增加了火炮的抗爆能力。(图六)

2、清法国铁炮

此炮为八国联军入侵山海关时遗留,系法国1835年制造,为列强侵华铁证,现置于山海关老龙头长城澄海楼北侧城台展示。

此炮为精铁制造,材质细密光滑,炮体无范缝。通长320厘米,炮口内径14厘米,外径42厘米,尾箍直径56.5厘米,重3500千克。炮口平,口壁增厚,向后至颈部略细,而后炮身由细渐粗,近中部横出圆柱状双耳,各长18厘米,直径16厘米,距炮口153厘米。耳上方炮体铸凸起带皇冠人头像。炮前膛至药室铸凸起铁箍4道,尾箍前上部有长方形火门,内有直径1厘米引线孔,距炮口280厘米。尾箍左右两侧有刻度尺,尾部和口部上方刻瞄准凹线。尾部有尾珠,长20.5厘米,直径23厘米。与此炮相比较,当时清代火炮从材质到制造技术和工艺水平已远远落。(图七)

三、结语

山海关境内出土的明清时期红夷炮,反映出当时山海关火炮配备的具体情况,其制造工艺和炮身所铸铭文,为研究中国明清时期历史和火器铸造及发展提供了重要实物依据。

 

[1][2] 时晓峰.山海关历代旧志校注[M].115、611.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

[3][4]王兆春.中国火器史[M].241、251.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1.

2022/3/4 10:33:57
被访问953次
 

版权所有:山海关长城博物馆 策划&设计:秦皇岛天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0335-5051313  冀ICP备130105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