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关长城博物馆
  首页 > 文博探索 > 文章阅读  
 
 
 
  探索杂文
 
兵器奇葩话石炮
 
作者:王雪农  来源:长城博物馆
 

      炮是兵器中的骄子,炮是战场血和火的化身,硝烟弥漫的战争舞台上,隆隆的炮声,绘声绘色的倾诉着“战斗乐章”的最强音符。

      早在明代,炮就成为长城防务中的重要武器。“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被视为京师门户的山海关及其所处的今秦皇岛市长城地段,炮是当时不可或缺的守城武器。
在今天的秦皇岛地区长城沿线上,质地不同、形态各异的古炮之遗存,几乎是数不胜数:雄踞山海关“天下第一关”城楼两侧城台上的、重达5000余斤的明代“神威大将军”铁炮;1984年在山海关城内出土发现的古炮珍品“天启癸亥年造安边神炮”;50年代调入中国军事博物馆的“红夷大将军”巨炮……但是,其中光彩夺目、最令人称奇的古炮文物,则是一种陈列在山海关长城博物馆内,世上罕见、由顽石制成的“石炮”。

      石炮又称“长城石炮”,仅见于明代蓟镇长城的东部地区今天的秦皇岛市境内,是一种“边塞独用”的守城火器。这种在长城防务中作用甚大的“奇门兵器”,据说是明代蓟镇巡抚刘应节于隆庆初年(1567年——)创制的。对于这项发明,抗倭名将、中国古代著名军事家戚继光给予高度评价,他在《练兵杂纪》卷五(军器解上)篇中赞到:“第一利器,且不费官币。……节材威敌,诚为妙策。”

      长城石炮一般每门重200——300余公斤,炮身长80——160余厘米,炮膛深度视石炮大小不等,通常约占炮身总长度的十分之五、六。炮口内径由12厘米到16厘米,炮口小、炮膛大,是以增加炮膛压力,起到延长石炮射程的科学作用。石炮的内径,一般还经过研磨加工,目测和手触有一定光洁度,作用在于减少出膛阻力。石炮后部有长方形凹槽,是为点火槽。点火槽大小不等,一般槽长20——25厘米。宽深各约10余厘米,点火槽连接炮身处,有通向炮膛内部的圆形引火孔,引火孔又称引线孔,这是穿插被称作“引线”的导火索处。据观察研究,当时石炮点火槽上还配置有金属盖,但现在多已遗失不可寻。点火槽的尾部,还凿有牛鼻子孔,这是栓系皮条和绳索用的,用途是拉动调整炮口方向。

      石炮的使用和发射过程是:首先,将引线从炮身后面的引火孔穿入炮膛底部;再将火药从炮口填入炮膛,用木杵充实,随后放入碎铁片、小石子及弹丸;用手拉起石炮尾部的皮条,移动调整好炮口之方向,对准来犯之敌,最后点燃引线,盖上点火槽上的金属盖,实施发射。

      长城石炮已基本上具备了早期前膛炮的全部构造功能,是能够反复使用的管形火器,在古代的战争中,特别是长城的防守方面,起到了不可低估的战争威力。经试验,长城石炮射程并不太远,通常情况下,有效距离仅四、五十米。但石炮的杀伤力却相当大,发射时,炮膛内部的弹丸、铁片、碎石可行形成一个近距离的杀伤扇面(辐射面),这个可怕的杀伤扇面,对攻到城下开阔地域的兵马,能造成极大的杀伤,可以设想:在多门石炮的发射轰鸣声中,飞射喷溅的弹丸铁片居高临下,奔突呼啸,铺天盖地;火光、硝烟,惊天动地的炮声,惊起胡兵的战马……长城脚下出现的是一幅血肉横飞、人仰马翻的惨烈景象……

      象这类长城石炮,近年来在秦皇岛境内的长城沿线,共发现有20余门。1981年以来的文物普查中,在抚宁县拿子峪村北长城脚下发现石炮11门,在板厂峪长城发现1门,在花厂峪发现2门,青龙县新城沟乡罗汉洞附近发现4门。1984年,中国长城学会秘书长董耀会先生及其同伴徒步考察长城时,在板厂峪东沟也发现了数门石炮。

      长城石炮的制造属就地取材。制造石炮的石材取自石炮所在长城的山上,据地质学家认定:这是一些形成于距今2.8——2.3亿年前上古生代二迭纪的长石石英砂岩和距今1.9——1.4亿年燕山构造中早期形成的辉长岩。长石石英砂岩基本矿物成分是石英。其次含有少量的长石;辉长岩基本矿物成分是辉石和斜长石。这两种岩石矿物粒径大小都比较均一,长石石英砂岩粒径在0.5毫米左右,辉长石粒径在0.5——1毫米之间。这些石材结构均匀,致密坚实,无裂隙,无解理,其特点是抗彭胀系数较高,不易碎裂,是制造石炮的理想材料。

      同为秦皇岛境内的长城,西部的抚宁、卢龙一带见有这种石炮,东部的山海关附近则见不到这种守城武器。这大概是由于山海关附近的石材多解理、易碎裂,不适合制造石炮之故。山海关一带也有一种被称作“石炮”的守城武器,这种所谓的“石炮”,外观呈或方或圆的石块状,一面凿孔、中空,它没有前述长城石炮所具有的长长炮身、点火槽和引火孔。这种石炮有时还称作石炸炮、石雷和雷石,它的特点还和明代《天工开物》一书中的“万人敌”图相似。关于“万人敌”《中国兵器史稿》有介绍:“守城火器,明人之所制者,称为‘万人敌’,其形方而不圆,自城上抛下,其中药弹四向炸射,可使敌军马覆人翻,折臂丧首,伤骇败退”。对这种也被称作“石雷”的所谓“石炮”制作方法,茅元仪:《武备志》中有载:(用一石块)“腹中凿空,装炸药满,杵实九分。入小竹筒一节,入引线,用纸隔药,上少覆于土,土上用纸筋泥,泥平盘药线于上”。山海关附近长城发现的这类所谓“石炮”,在蓟镇长城上的其它地区也有发现。从杀伤原理和使用方法上看,这种抛掷使用的守城武器很类似今天的手雷或手榴弹。

      明代是中国兵器发展史上火器时代的发展时期中早期阶段。明代火器,尚无严格分类命名,管形火器通常称枪、铳、炮。一些小型的多被称作枪、铳,形体较大的则称炮,有的还以“将军”称呼。明代火炮有“大将军”、“二将军”、“三将军”、“夺门将军” 等有趣的名称。明代文献中,包括石雷在内的爆炸性火器甚至抛石机也被混同称作“炮”。因此说,当时被称作“石炮”的守城武器,未必就都是后世严格意义上的“火炮”。

      秦皇岛市境内明代长城石炮,是珍奇罕见的历史文物,是中国古代兵器园地中的一支奇葩,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将士及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才能。这颗璀璨的兵器明珠,在中国战争史和世界战争史上熠熠生辉,闪烁着夺目的光彩。

2008/8/3 22:52:54
被访问9451次
 

版权所有:山海关长城博物馆 策划&设计:秦皇岛天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0335-5051313  冀ICP备13010551号